拉尼娜出现在什么季节(拉尼娜一般出现几月份)

zscip 107 0

拉尼娜出现在什么季节

预判今冬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气温略偏低,可能会受阶段性冷空气的影响出现阶段性低温,且极端寒潮爆发的可能性大;南方部分地区则存在出现低温、冰冻、雨雪等灾害的可能性,需要保持警惕,提高防范意识。

拉尼娜出现在什么季节(拉尼娜一般出现几月份)

在今年4-5月份的时候,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就利用大科学装置地球系统模拟器,预测出2022-2023年将发生连续三年的拉尼娜事件,并向相关部门提供了准确的预测预警。最新的预测结果显示,目前的拉尼娜状态将会在2022年秋冬季持续和发展,在冬季达到峰值。

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历法来看,今年的“寒露”是在农历的九月十三号,所以是在农历九月一号之后的,用这句俗语反推回去,也证明了“大热之后会有大寒”的说法。也就充分说明今年的冬天会很冷,按照老祖宗的生活经验来讲,大家要提前准备厚衣服了。

老祖宗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了,如果农历的九月初一是在二十四节气的“寒露”之后,则说明这一年的冬季不会太冷,所以大家也就不用特意去准备过冬的厚衣裳了。

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,1986年以来暖冬出现的频率增加。发生“拉尼娜”事件后的冬季,有气温偏低的年份出现。在拉尼娜事件与暖北冰洋协同影响下,今年冬季,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容易持续偏强,易出现阶段性低温和极寒事件。

拉尼娜一般出现几月份

除此之外,还有这样一句俗语:“寒露怕晴天,天晴冬不冷”。不得不说,这句话也很通俗易懂,只要认识字的人都明白表达的意思。“寒露”节气这一天如果是晴天的话,则会迎来一个暖冬。

今年冬天可能会很冷,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(WMO)预计,始于2020年的拉尼娜现象将持续至2022年年底,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的“三重”拉尼娜现象,所以2022到2023的冬天可能会特别的冷。

到了“寒露”这个节气,则说明进入了深秋时节了,会有明显的寒意袭来。前半句“初一寒露后”,这里“初一”指的是农历的九月初一,意思是说寒露出现在农历九月初一之后,则会有后半句的结局:“衣裳不晓顾”。

反之亦然,如果农历的九月初一在节气“寒露”之前,那就说明接下来会迎来寒气逼人的冬天。要度过这样的冬季,得提前准备好御寒的衣物了。

第一句俗语:“初一寒露后,衣裳不晓顾”。这句俗语中提到了“寒露”,千万不要和刚刚过去的“白露”混淆了,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,秋季的第五个节气。

2023年是拉尼娜年吗

拉尼娜现象是冷还是热是很多友友好奇的,不过就以往的情况看拉尼娜现象是冷。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。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,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,西部海水温度增高,气压下降,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,东部底层海水上翻,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。

2023极强拉尼娜冬天肯是会冷的。不过话说回来,我们已经连续两年出现拉尼娜现象了,就算是出现厄尔尼诺现象,这也完全是正常的情况。本身依照正常或者大部分的情况来看,在拉尼娜现象出现之后,厄尔尼诺现象就可能会出现,同样的道理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之后,尼娜现象大概率也会出现。

国内外多家机构目前对欧亚大陆今年冬季的气温都做出了预测,主要结论还是比较一致的。美国气候预测中心(CPC)预测欧亚大陆冬季气温一致偏暖,中国主要偏暖中心位于东部地区。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(ECMWF)预测欧亚大陆冬季气温整体偏暖,中国主要偏暖中心位于中部地区。英国气象局预测:欧亚大陆冬季气温整体偏暖,中国主要偏暖中心位于华中及青藏高原。

今年10月份,我国首次出现高温、寒潮两个预警同时发布的情况,今年夏天也出现了“北涝南旱”的情况。目前的气候环境复杂多变,对于科学研究和气候预报来说,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。

或许是因为2022年夏季的高温实在太强,不少人有了担忧。2022年的冬天,会不会补偿性偏冷,报复性偏冷?会不会夏天有多热,冬天就有多冷?夏天都不退的三重拉尼娜,会不会在冬天发展出新的*,成为一次超级霸王级拉尼娜,让冬天的极寒寒上加寒?